一、基本概况 羊舞岭古窑址位于益阳市城东南十五公里,东南与沧水铺镇交界。当地水陆交通畅通,北距资水约10公里,高岭土资源丰富,窑址分布在龙光桥镇早禾村、石笋村和沧水铺交界的丘陵山地。由薛家坡窑址、高岭窑址、凸咀上窑址、杨泗庙窑址、李家村窑址、瓦渣仑窑址、碗棚子窑址、大塘窑址、瓦渣山窑址、良湾窑址等十处窑址群组成。窑址附近有一条古河道与洞庭湖水系的烂泥湖相连,因长年流砂沉积,上游靠窑址一带已不能通航,现名清溪。下游通过修浚后经烂泥湖注入湘江,改名新河。沿着这条古河道从囤瓷口溯河而上,沿河两岸的山坡路边到处散布着残瓷片和烧窑工具。这些窑址主要分布于这一河道水系两旁的低矮丘陵地带,古河道现已成为宽阔的稻田区、大小不等的水库和水塘。窑炉依山势建筑于山坡上,周围暴露有红烧土堆积。面积最大的早禾碗盆山窑址南北长320米、东西宽约210米,面积六万七千平方米左右,堆积物厚达1.5—3.5米。面积最小的高岭大队笔架山窑址长80米、宽40米,面积约三千二百平方米,堆积层厚0.5—1.8米。其他窑址面积一般为七千平方米至二万八千平方米左右。各窑场均以某一釉色产品为主,兼烧少量其他釉色产品,如青白瓷、青瓷、青花瓷、黑釉瓷等。器形以碗、盘、碟、杯最为多见,亦见少量壶、瓶等其他器类残片;窑具种类有支圈、支圈垫、垫圈、匣钵、匣钵垫、垫圈、垫饼、器托、火照、支柱、支座等,以残支圈最为普遍。从某些器物与支圈粘连的现象分析,无论青釉瓷和青白瓷中不少器物是采用复烧方法烧成的。支圈内径与器物口径一致,这些器物口沿无釉,系所谓芒口瓷器。另外有些器物口沿光滑,器里一圈无釉,底足露胎,有的与匣钵粘连在一起,是采用正烧法烧成的。各类瓷器制作方法有轮制和模制两种,其中以轮制为多。有的器物较粗糙,如圈足挖足草率,留有明显的刀痕,少数器物外表有棕眼。 窑址大都保存完好,只有局部因基建、植树等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翻动。 历史沿革 1、1979年4月,益阳县文化馆组织文物调查时,在羊舞岭发现了古瓷窑址线索。七月县文物专干盛定国对窑址进行了两次复查,发现文化堆积集中点有高岭、牌楼、早禾、杨泗等九处,并实地采集了大量标本。 2、1981年8月20日,益阳县人民政府,益政发[1981]109号公布羊舞岭古窑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1983年,省博物馆从事陶瓷考古研究的周世荣、刘茂同志对羊舞岭古窑址进行了实地考察,他认为是湖南少见仿龙泉窑的地方瓷系,规模大,产品精细,很有研究价值。 4、1983年,由盛定国采集标本整理,执笔撰写了《湖南益阳县羊舞岭古窑址调查》一文在《考古》1983年第四期上发表。 5、1985年-1987年,全县文物普查对羊舞岭古窑址又作了扩展性的调查,将其文化堆积比较集中点分10处收编入了《益阳县文物普查资料汇编》。 6、1991年,益阳县人民政府以“早禾瓷窑址”为名,在早禾村李家冲口上有文化堆积的村公路边,树立了羊舞岭古窑址保护标志,说明碑。并明确村委领导班子成员为保护小组成员。 7、1991年3月18日,由益阳县博物馆汇整了益阳县羊舞岭古窑址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综合材料,以县文化局名义并由县政府签述意见上报省文物局。 8、1993年.日本名城大学教授陶瓷研究专家加藤瑛二等来益阳,由盛定国作陪实地考察了羊舞岭古窑址。 9、1993年初春,早禾村因扩建厂房,将树立标志说明的一处文化堆积推毁,县博物馆追查该村的责任,处罚款2000元,并责成早禾村将标志说明碑原貌移植到李家冲里面的碗棚山窑址处。 10、1994年.益阳市赫山区人民政府赫政发[1994]3号文件公布了“关于划定南宋至元明古瓷窑址保护范围的通告”,规定各遗址文化堆积边缘90米外为保护范围。 11、1996年1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1991]1号文件公布羊舞古窑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2、2008年8月30日,省考古所张兴国先生与益阳市文物管理处的同志对益阳市龙光桥镇(原羊舞岭乡)境内及附近分布较密集的宋元至明清时期古窑址进行了为期15天的考古调查。 价值评估 1、羊舞岭古窑址是我省发现较大的一处宋、元、明、清时期的大型窑址群,近10万平方公里,分布于7个行政村。出土的青瓷、青白瓷、白瓷、黑釉瓷、青花瓷等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 2、羊舞岭古窑址各窑场瓷器制品主要以青瓷和青白瓷为主,兼烧少量黑釉、酱釉、黄釉等各色釉瓷,在装烧方法和器物装饰风格上都表现出自身的显著特点。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仿定窑、仿景德镇窑、仿龙泉窑的一些烧制方法和模仿釉色。并与江西萍乡南坑窑的窑具器物有相同相似性。是研究宋元至明清时期民间窑的极好资料。 3、以青瓷窑口为主的窑场占羊舞岭古窑址的多数,从南宋至元代由清秀之风一改粗犷豪放,窑具变得粗大厚重,以追求更大的生产量来适应市场需求。反映出这一时期青瓷在民间的广泛流行适用。 4、羊舞岭古窑址的青花瓷胎体厚重,器形粗大,釉料青灰、淡蓝、淡墨或呈褐色,纹饰以写意的草叶花卉纹为主题,有飘逸洒脱之感,其它内容的山水、花鸟、龙凤、鱼虫、梅兰、竹菊、福禄、吉祥语等涉及广泛。 5、羊舞岭古窑址不但有较多的花卉纹样,还有典雅诗句:“去年片下画如景,不觉又是一年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反映出窑工们的优雅情趣,“兹坛内中好放花,几多小姐都爱他,年纪只有十七八,要吃果子自己拿”,这些诗句表露出生活中的浪漫色彩与世俗情调,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与时代感。是这一时期瓷器装饰艺术的典型代表。 6、羊舞岭古窑址大瓷盘的出现,虽然是适应阿拉伯人、波斯人用手指头吃饭的生活习俗而生产的一种大型碟类器皿,这种大瓷盘的大量出现必然与外销瓷的生产有关,它是研究这一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见证。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