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打开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摆脱贫困的千年一跃
2020-1-20 16:19|编辑: 曹贵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查看: 11468 |举报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云南考察,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19日下午,他来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走进村民家中了解脱贫攻坚情况,并向大家送上新春祝福。

  “司莫拉”为佤语“幸福的地方”之意。佤族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曾经一跃跨千年,今朝跑步奔小康。”今年,佤族将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摆脱千年贫困、奔向全面小康。

  千年一跃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包括佤族、独龙族在内的一些边疆少数民族还过着原始生活。封闭落后、与世隔绝、音讯不通,大多以刀耕火种与采集狩猎为生,贫困梦魇如影相随。

  1954年后,新中国对这些民族采取不分阶级、不搞土改的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些民族因而被称为“直过民族”。他们几乎一夜之间跨越了其他民族上千年的历程。

  云南是我国“直过民族”主要分布地,有景颇族、德昂族、基诺族、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直过民族”地区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地方贫困现象依然突出。经过精准识别,云南9个“直过民族”191万余人中,贫困人口有73万余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8.2%。

  决战脱贫攻坚,“直过民族”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针对9个“直过民族”,云南制定了《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2016—2020年)》,探索实行“一个民族一个行动计划”“一个民族一个集团帮扶”。

  从一山一策、一族一策到一族多策,云南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实施提升能力素质、安居工程等“六大工程”,确保直过民族如期高质量脱贫。

  截至2018年底,云南“直过民族”贫困人口已有51万人脱贫,占总数的70%。

  70年巨变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这首《阿佤人民唱新歌》是云南佤族群众耳熟能详的歌曲。如今,云南省的佤族群众正在唱响一首新时代的脱贫新歌。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来到的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71人,已全部脱贫。

  当地着力打造佤族文化特色旅游村,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村民们的“幸福感”不断提升。2019年,预计实现村民人均收入11448元。

  脱贫迎巨变的,还有同为“直过民族”的独龙族。

  2018年底,独龙江乡农民人均纯收入6122元,群众安全住房保障率10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4G网络覆盖率100%,广播电视覆盖率100%,率先实现整族脱贫。

  从告别原始生活,到整族摆脱贫困,70年间,独龙族经历了两次跨越。

  “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的乡亲们:

  你们好!你们乡党委来信说,去年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得知这个消息,我很高兴,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2019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祝贺独龙族整族脱贫。

  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告别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进入新时代,独龙族摆脱了长期存在的贫困状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写道:“这生动说明,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整族脱贫的,不只是独龙族。2019年上半年,云南宣布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3个“直过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百年梦圆

  今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大家都要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

  云南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特有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全省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1590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3。

  作为边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为了让各族群众早日脱贫奔小康,云南累计派出2万多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派出10万多名干部驻村帮扶,推动60多万名各级干部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

  近5年来,云南全省有70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068个贫困村出列、4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云南民族地区主要发展指标年均增幅多年来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8年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426万人减少至86.5万人。

  在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习近平总书记对村民们说,在大家努力下,你们这里已经实现脱贫并正向新的发展目标努力迈进,可喜可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发展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经济,不断增加收入、改善民生,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百年梦将圆,一幅新的壮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