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益阳在线 首页 文化益阳 文化动态 查看内容

【往事麻石街】笔墨无声,书写着“危福兴”百年兴衰与沉浮

2020-1-6 10:17| 发布者: 曹贵| 原作者: 谌建章|来自: 益阳在线

摘要: 往事麻石街      “危福兴”第四代传人危资生 笔墨无声,书写着“危福兴”百年兴衰与沉浮 谌建章   墨模中的古意,给人一种意外的惊喜   “将活栓嵌入墨套底部,把和好的墨膏填入,模面轻轻一摁,然后烘干 ...

往事麻石街

  

  “危福兴”第四代传人危资生


笔墨无声,书写着“危福兴”百年兴衰与沉浮

谌建章


  墨模中的古意,给人一种意外的惊喜


  “将活栓嵌入墨套底部,把和好的墨膏填入,模面轻轻一摁,然后烘干镀金,一支正宗的‘益阳危福兴监制’的烟墨就出来了。”

  示范者叫危中汉,是“危福兴笔墨号”的第五代传人。虽墨模是空的,但因他事先说了,用松烟捣制的墨膏掺有冰片和麝香,空气中便仿佛有一股悠悠的墨香,将现场的观赏者带到了并非遥远的过去——上世纪中叶,研磨写大字尚是小学生的必修课。

  墨套、活栓和模面,是制墨的三件套。危中汉说,这样的模具他家里还有上百套,以墨的重量分为一两二两半斤等不同规格,最重的一斤二两,最轻的八钱。墨的形状,除常见的长方形,还有棱形、圆形、椭圆型。他还说,他家的墨模都是用梨木制成的,上等的木质加上1954年受过一次大水浸泡,外面还有一层黄泥包裹,虽然有的上百年了,但都完好如初。

  

  梨木,材质坚韧,是制造家具、乐器、工艺品的上乘用材,还因吸水均匀,硬度适中,宜于刻划,也特别适宜做各类模具。

  危中汉手中的三件套,最引人注目的是模面,像印章一样,竖刻着一些需反看才清楚的字,除“益阳危福兴监制”,还有“金不换”“龙门”等商标,也有“朱子家训”“富强之道其在斯乎”“三十六峰闲客搜烟”等让人玩味的题款,另还有“永记国耻”“提倡国货”等有着时代特征的口号。字为楷体,均笔致娴熟,刀法刚劲。也有的没字,就是几笔花草或山水。

  一支看似简单的墨,竟荟萃了书法、雕刻、文学与绘画,方寸间尽显中国传统文化之韵味。虽没见到制好的墨,然墨模中深藏的古意,也给笔者一种意外的惊喜。

  

  笑盈盈的危中汉说,与“曾永顺”齐名的“危福兴笔墨号”,是由危史公兆昌大人于清咸丰四年,从江西抚州举家迁到益阳石码头后创建的。虽然益阳有“曾永顺的笔,危福兴的墨”一说,但不能简单理解为曾永顺就只做笔,危福兴就只做墨,而是两家都做笔又做墨。只是可能我们危家在墨上的功夫下得更足一点而已。

  中国墨的种类很多,但主要是油烟和松烟两类。其中,油烟墨是燃油所获的烟尘做成,松烟墨则是燃烧松木所制之墨。其方法,是将这两种不同的烟末掺上丁香、麝香、胶水等加工而成。

  从第三代即危中汉的爷爷福佑公开始,特别注重墨的品质。在两种原料中,他偏好松烟,为此,在安化建了个松烟生产基地,选用优质的油松树木,用先进的烧制方法,精制出目度细、色度纯的油质松烟。“目度细”为行话,即颗粒细。

  制墨的皮胶也是自己熬的,从不用市场上能买到的胶水。小小的一支墨,从伐树、选料、烧制、熬胶、和料、配方、精研,到进模、烘干,这些工序都是手工操作,一天的产量并不很高。危中汉说,从他懂事起,危福兴的墨就供不应求。但“宁缺毋滥,不图快”,这是危家的祖训。

  

  危家的笔,也很有特点,从第二代翰钟公开始,就做成三层锋,用透了一层,就可以拿来免费维修,整出第二层锋就可以继续使用,这样一支笔一修再修,可用十几年。所以,凡买了危福兴笔的人,以后便都是回头客了。

  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加坡一华侨找到当时的地委书记孙振华,请他帮忙找“危福兴”,说除了买新的,还要修几枝。另外还有“三周一叶”的周谷城,也曾派秘书来买过笔。

  


  生意做到了东南亚和蒙古俄罗斯等国


  危中汉说,正如老益阳市工商联主席酆纪纲撰文说的,曾永顺的老板是先到安化,后迁桃江再至益阳的,而危福兴的先人则是举家而迁,筚路蓝缕,直奔益阳城里的。

  危中汉得知记者采访,还特意用竖行微楷抄录了一段家谱:“清咸丰四年(1854),危史公兆昌大人只身从江西抚州来益,在大码头开设危福兴书纸笔墨店,并于斯成家继嗣,后使其子翰钟公去曾永顺学艺……”

  如果说,“危福兴”在翰钟公手上已初具规模,那么随着第三代福佑公去徽墨大师胡开文处参师,该商号便逐渐声名远播,生意做到了广东沿海及东南亚。到第四代即危中汉的父亲资生公,更是博采众长,在稳固南方及东南亚市场的基础上,向北又拓展到了东三省和蒙古、俄罗斯等国。

  危家有个特点,就是每一代都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同行名号去参师,或请人代培。如上面说的,第二代传人翰钟公,到的是曾永顺笔庄,三代福佑公被送到徽州胡开文墨庄。四代资生公即危中汉的父亲,则是在长沙彭三和家参的师。

  

  皖南古徽州从事制墨业者众多,自古就享有“天下墨业在徽州”之誉。而胡开文更是徽墨高手,1910年曾获南洋劝业会金牌奖,1915年生产的“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长沙,也从来不缺名笔和名墨,早在清咸丰十年,省城笔业就有30多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彭三和笔庄。1920年,彭三和毛笔获马来西亚国际博览会二等奖,后来,在八角亭还开了一家规模较大的“湖南制笔公司”。

  

  危家把后代送到这样的名企去代培,其用意很明显:一是体验当学徒的滋味,吃一点自家吃不到的苦;二是博采众长,弥补自家的短板与不足。试想,通过这样一代代的学习、体验和比较,危家的技艺,危家的眼界,危家的气象,较之那些几辈子都窝在麻石街上的小作坊,自然会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危福兴到益阳,虽比曾永顺晚,但后来者居上,且做到了代代有人才。

  在危家,谈起当年笔墨的影响,危中汉的母亲,87岁的危老太太说:我家老头子特别重视北方市场,因为将笔墨销到北方能以物易物,将当地的兽毛带回来。北方的兽毛不像南方,很少受灌木丛挨绊,特别是脊梁上的毛和胡须是笔锋的上等用毛,有“一两金子一两毛”之说。

  

  老人还说,在没开辟北方市场之前,“危福兴”制笔的用毛也不乱采乱买,全靠桃江和安化打下的新鲜狐狸毛和野兔毛。不管强风强雨还是落雪扯凌,福佑公只要得到猎户信息,套上草鞋就出门,生怕猎物不新色而影响毛色。因积劳成疾,她公公37岁就过世了。虽天不假年,但在本省和湖北的石首、公安及广东、福建等地,还设了许多批发站,为19岁的资生公打了一个好基础。

  我15岁嫁到危家,因生意好,哪怕是“跑西山”,也冇歇过业,特别是春秋两季,各学校都用箩筐来担,连吃饭都没时间。当时“危福兴”有4间门面,后面做墨,二楼三楼做笔,帮工80多个,年产200万支,超过了曾永顺。说起这些,危老太太嘴角眉毛全是笑,似过去的辉煌又回来了。

  危中汉接过母亲的话,说父亲到北方,会斢回许多皮毛,如果销往马来西亚,就会换一些樟脑、元香、冰片及西烟(即油烟)。以物易物这条路子,是祖父福佑公打开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何小明任地委书记时,还带过三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侨来我家,指名要买危福兴的笔墨,那时我父亲还健在,是他亲自接待的。

  与危家做过一段街坊,益阳电视台一位叫周国兴的老记者说,1944年,益阳作为第5行政督察区,第一任专员谢声溢也经常到危家来买笔墨,这是他保安司令部的军需官崔政清亲口跟我讲的。

  

  1941年前未扩街的大码头一带,“危福兴笔墨号”即离此不远。


  勤劳开拓、诚以待人的家风传为美谈


  说起做笔制墨,危中汉一家有说不完的话题。

  当年,他家有个师傅是湘阴的,不管什么鞋到他脚下都没了后跟。每天下午起床,趿着冇屁股鞋去泡茶馆,抽大烟,吃过晚饭又继续抽,继续泡,很晚很晚了才进作坊。别的师傅一年做12桌(一桌1000支),而他一年只做1桌。现在一想,作为老板的父亲是何等气度与慈悲。

  “危福兴”招徒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招那些贫困地区能吃苦耐劳、脑子灵活的孩子,经过5年培训,才能上岗。虽比其他行业多学两年,但学徒期是有工资的。

  

  关于学徒,旧社会有句话,叫“做三年,学三年,辛辛苦苦帮三年”,即九年后才能正式出师,才有工资。所谓“做三年”,是不让你跟技术挨边,而是给师傅家洗衣做饭,甚至给师傅娘子倒马桶。而危家不会这样,出师后的工资也比其他行业高一倍。所以,“危福兴”的员工和技师,都是一二十年的老人,不会无故丢下主家,另投他家。

  危家祖训,诚信为本,谦逊礼让,在经营中,总是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在福佑公时期,有个湖北监利的客户来出货,给他配套好了整批货物,他却带少了钱。为了让他赶上秋季开学这个黄金季,爷爷主动让他将笔墨全部赊走。结果这人回家后得病归天了。两年后,他儿子专程送来300多银元,爷爷才记起这笔账来。

  

  那时来出货的,大部分是外省搞批发的客商,有湖北、河南、山西、四川、云南、贵州的,也有广东、广西的。两季开学,是销售的旺季,家门口总排着长长的队伍,有时连吃饭都没时间。我家后面有个大仓库,一立方米大的箱子有56个,一个可装1.5—2万支笔,平常都装得满满的,开学就能保障供应。

  如果说,一年两次的销售旺季让危家的子女难忘,还一个难忘的是制墨时那浓浓的香气。

  虽然我家也利用石油提纯后的碳化物,及所谓的“西烟”做过墨,但这种烟做出来的墨不香。所以到父亲这代,还是喜欢用油松木烧的烟,我们叫“松烟”,每当一锅墨膏熬出来,整个作坊都充满一种浓热的松木香味。因为闻惯了,每见有人研磨,只要闻到气味,就知是不是我们危家产的墨。

  危家的墨,色泽黑润,舐纸不胶,入纸不浸,松香浓郁,宜书宜画,其墨迹在纸上数百年而不褪,并永留余香,深受书家画家喜欢。我家存放10年以上的老墨,还有止血功效。如街坊有重症病人呕血痾血,或不小心跌打损伤出血,到我家磨点老墨汁喝了就立马止血。这恐怕也是“危福兴墨”名不虚传的一个原因!

  古语有云:人磨墨,墨磨人。想想,在没有自来水笔之前,这墨表面上是在供人磨,磨呀磨呀,一点点,一层层就磨掉了。然换个角度看,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被墨在磨炼,还有这肚腹里的文章,书本上的锦绣,又何尝不是一字字一句句被磨合出来的?

  一方松烟,在深山里百炼千熔,熔炼出危家几代人的敬业与口碑;

  一锭危墨,在砚台里轻研细磨,磨砺出多少读书人的功名和学问!

  


  代培,可走出家族兴败的“周期律”


  危中汉兄妹7个,上面的5个都会做笔。他是长子,父亲还从小逼他练字,当一起发蒙的同学连字还逗不拢时,他却能在笔杆上刻字,什么“上小羊毫,小大由之”,“五彩鸡毫,危福兴制”,一天要刻300支。凭着这手绝技,下放当知青时他偷偷给乡办毛笔厂打工,刻一个字5分钱,一月下来能赚360元。

  

  

  危中汉书写的《危福兴史记》。

  “公私合营”后,危家被合并到曾家,但益阳人没忘记危家,于是便有“曾永顺的笔、危福兴的墨”一说,合到曾家是因为他们的石板石笔业务颇著影响。危家当然也忘不了,合营后的资生公从此降尊纡贵成了一员工,全家生活最困顿的时候,每月只发一毛钱,连房租也付不起。

  忘不了的还有1969年,他们被举家下放到桃江县的道关山村,当了10年农民。不过,村里人很厚道,让他们组成“一家班”,自产自销一种工业排笔,每年给大队上交5000元。一家生活从此不愁,大队经济也搞活了。要说“解放思想”,这个道关山算是走在中国前列!

  好在资生公活到了84岁,看到了改革开放,看到了国家中兴。老人虽没能领着子女将“危福兴”笔墨进行到底,但危氏勤劳开拓、诚以待人的家风传承至今。其后人在化工、竹艺、经商等各个领域均有建树,也足以告慰先父及各位先祖的在天之灵。

  

  这里说说第五代危禄绵和第六代危奕。

  危禄绵在资生公的七个子女中排行最小。1963年出生的他,没有像大哥危中汉那样,跟父亲做过毛笔,却对隔壁的竹艺厂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做把竹冲锋枪,明天郁把小竹椅,无意中把小郁中常用的拼、嵌、榫、郁等技法都用上了。1992年,竹艺厂敲响了歇业的晚钟,年近三十的他毅然辞职,竖起了“益阳传统竹艺厂”的大旗。原竹艺厂的20多名老师傅,都投到他麾下,并争相将真传度与他。

  这时,历经磨难的父亲见政策好转,想把恢复老字号的希望寄托于他。然两者权衡,危禄绵选择了小郁竹艺。他唯一能说服父亲的是,毛笔和小郁都是竹子做的。

  经20多年打拼,他设计制作的竹艺产品获国家、省、市奖项20多个,小郁竹艺也被成功申遗,成为益阳最早的国家非遗项目。他自己则成了益阳小郁竹艺的法定传人和高级工艺美术师,出版的专著《益阳小郁竹艺》被国家图书馆收藏。现在,他在桃江县大华村建了一个“小郁竹艺传习所”,每年带几名中外徒弟。另外,还收集与竹艺有关的传统文化,将传习所打造成了集陈列、研究、传承、销售、游览于一体的文化基地。

  

  

  2018年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被危禄绵的小郁竹艺所吸引。

  危奕,是第六代长孙,17岁中专毕业就到深圳闯天下,创办了华风彩印厂,现有工人1700多人,年产值1.3亿,把业务做到了全国各地,做到了韩国和日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09年世界金融危机中,他曾被韩国书商骗到破产,经法院判决,他必须为47户债主以6折抵债。危奕原地站起来后,为了不欠良心债,又一家家找上门去,补上那4折的债务。好多债主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是诈骗他们的来了,直至看到了真金白银,才相信是真的。其中两个潮汕纸商还给报社投稿,表扬这位年轻企业家“诚至金开重然诺”。

  2016年,我市赫山区泉交河镇遭受水灾,危奕听说后,即购了两卡车大米和一卡车八宝粥和方便面,捐献给灾区,另外,对受灾严重的人家和五保户,每户分别送了1000元和500元,两者相加总额近百万。近年,他还到云南、贵州等地慰问抗战老兵,并长期捐助贫困学生40人,在安化山区还帮建了2所希望小学,6个图书室。

  

  

  泉交河这两位受灾老人非要和危奕(右)合个影。

  中国有句警世箴言,叫“兴也三代,败也三代”,即三代是家族兴败的一个规律或周期律。从“危福兴”到危奕已经六代,虽后两代没做笔墨了,但其襟怀,其抱负,其成就,其影响,一点不比前几代差。看来,这一周期律在危家失效了。如果说,一个政权走出“兴也亡也”的周期律,靠的是民主,那么危家走出“兴也败也”的周期律,恐怕与前面说到的那个“代培”不无关系……

  

  

  (2012年6月载于《益阳日报》,2020年1月充实了部分内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