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益阳在线 首页 益阳新闻 益阳画报 查看内容
老南站月饼:不要濒临消失,更不需怀旧惦记
2018-9-25 10:15|编辑: 李倩|作者: 李倩 邓媛 黄云 |来源: 益阳在线 |查看: 149853 |举报


  上午9点,金山北路的这条巷子口已排起了长队,浓香四溢的味道在空气中蔓延,馋哭了街坊邻里的孩子。

  


  一家老手工月饼店,三四十平米的作坊式布局,一个不足两米宽的售卖窗口,就是这家店的全部。



  老板,陈应球,资阳区沙头镇枫树村人,70后的他13岁时便在茈湖口镇供销社当糕点学徒。

  一年半后,他骑着三轮车,把自己做的糕点卖到了益阳市区的南货铺。



  1992年,20岁的陈应球来到湘运汽车南站,开了一家活油月饼店。第一年,他的好手艺就得到了街坊邻里的肯定。每斤2.8元的活油月饼,一天最高卖出了1000多斤,让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信心倍增。

  


  隔年,他和在木兰服装厂务工的符艳平相识相知,走到了一起。从此,一个只身创业的小伙儿有了爱人,有了动力与后劲。

  


  2011年,汽车南站整体搬迁,夫妻俩把店面搬到了老车站后门的居民楼里。

  



  2014年,长沙某品牌的蛋黄月饼火遍了湖南,说是一饼难求也不为过。相比传统的蛋黄月饼,这种饼个头小,口感细腻,外型也更精致。知道这一情况后,陈应球坐不住了:我的手艺不比别人差,只要坚持用好的食材,用心做,一定也能做好。

  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这一年,他精心研制的小蛋黄月饼一上架,就大获好评,不久就成了店里的招牌菜。

  


  收银、找零、配货,老板娘符艳平总是笑盈盈地招呼客人。碰到队伍中因有人插队而引起争执,她也从不红脸,总是耐心地安抚大家,说:师傅正在抓紧时间做饼,大家请排好队,别因小事而伤了和气。

  

  


  挑料、制馅、和面、切皮、擀皮、包馅、盖戳、烘焙,每一道工序都颇有讲究。

  


  正在制作活油月饼馅料的老人名叫陈端喜,今年71岁,是陈应球的父亲。

  制作馅料的原材料有桂花糖、冬瓜糖、面粉、白糖、猪油、胡椒、香葱等,每加入一种食材,陈老都仔细称量。他说,每种材料的比例都有讲究,放不对做出的饼就不好吃了。

  



  陈老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自从儿子来城里开店,每年中秋节的前后几个月,他都会来店里帮忙。陈老笑呵呵的说:儿子很孝顺,帮他干点活还给我工钱呢!

  



  这几年,陈应球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他说,店里最高记录,一天卖出过三四千斤月饼!

  


  陈应球说:货强不如人强。他认为,店面装饰得再豪华,包装得再好看,如果货不好,生意也很难做长久。同时,他还喜欢顾客提意见,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改进,不断调整,不断进步。

  


  现在,他的店里已有员工24人。但陈应球并没有脱产,当甩手掌柜,每天做饼、清洁卫生都亲自来。他说,只有这样才踏实。

  陈应球的儿子今年18岁,目前在河南郑州读大学。虽然儿子有意愿继承这门老手艺,但他希望年轻人多出去闯闯,如果真想回来经营家里的月饼店,他也无条件支持。




  在各种新式月饼泛滥的今天,能吃上一块古法制作的手工月饼,其实是一件幸福的事儿。唇齿切断酥皮的层次,触到细腻软糯的内馅,并不在意到处掉渣的狼狈,内馅和酥皮的油香混合,在口腔里扩散开来,甜不腻口——现在的吃货要点就是这种吃相和体验。

  26年,陈应球坚持手制月饼,他希望这样寻常的手工月饼手艺能一直寻常下去,不要濒临消失,更不需怀旧惦记。


文字:李倩

拍摄:邓媛 黄云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