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益阳在线 首页 文化益阳 创作园地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往事麻石街】解读益阳古城墙

2018-8-6 16:03| 发布者: 李倩| 查看: 27706| 原作者: 鲁新民|来自: 益阳在线

摘要:   往事麻石街 解读益阳古城墙 鲁新民   益阳的古城墙,现除了东面一段老墙是脱胎于三国(公元215年)鲁肃屯兵的那道土堤,南面的新墙体是近年的恢复之作,西面和北面的城墙则“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了 ...

  往事麻石街


解读益阳古城墙


鲁新民



  益阳的古城墙,现除了东面一段老墙是脱胎于三国(公元215年)鲁肃屯兵的那道土堤,南面的新墙体是近年的恢复之作,西面和北面的城墙则“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了。

  纵观湖南的古城墙,除了岳阳因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保存较好外,长沙仅余城南的天心阁及250米墙段,常德也只有一截170米年年喊修年年都在苟延的破城墙。茶陵倒有一围基本完整的南宋城墙,可惜为当地的红砂岩砌成,似少了点历史或文化的韵味。而益阳古城墙,不但史载有序,残垣断砖上还有不少铭文,且目前又恢复了南面的墙体,虽海拔降低了两米,并偷工减料了两个城门,但总算使益阳有了个可凭吊历史、缅怀古人的好出处。

  因笔者喜欢拓碑访古,探墨索源,因而对有铭文的益阳古城砖也有一定的收藏和研究。今应“益阳在线”要求,本人不揣冒昧,就从城砖上的铭文入手,向网友解读一个似曾或不曾相识的老益阳。



  一、咸丰修葺城墙,为防“洪杨之乱”

  有关益阳古城墙的文章,谈及晚清,总提到“咸丰五年(1855年),知县林廷式奉命修葺城池”。其出处源自清同治《益阳县志·卷三》“咸丰五年知县林廷式奉文修葺城池”。按说,这里纸写笔载,应为信史。但是,就我所知,这修葺的确切时间不对,还有当年为什么要修,主持者或工匠都有谁,在修葺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大事,却无记载。

  这些,其实都楔印在古城砖上了。

  益阳城墙的修复,并非始自咸丰五年。从咸丰二年(1852年)至同治七年(1868年),在这十六年的时间内,一直在对这段于明代便改土为砖的古城墙实行修缮。按说花了十六年,应该修好了吧,可过了八年,即光绪二年(1876年),又开始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最后维修。这些,是有砖上铭文为证的。

  如“咸丰二年官民捐修,窑匠吴聚和”,“咸丰三年重修,窑匠吴佑盛”,这些字样,分别见于砖面和砖侧,为阴文楷体。另有砖侧的“同治七年”(1868年),砖端的“吴佑盛”、砖侧的“同治柒年,周德茂”等,均说明这十六年间,益阳的城墙在修修补补,没断过修葺者的身影。



  巴掌大个益阳城,现成的城墙仅维修就维修了十六年,除了说明城墙的破旧,大清朝晚期内外交困,县财政捉襟见肘外,还说明了什么呢?依笔者愚见,与那场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有关。因为如果财政没钱,工程完全可停摆嘛,可断断续续总在修,修不起也在修。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状态,说明在统治者眼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在冷兵器年代,这城墙自有它存在或维修的道理也!

  “一八五一,金田起义”,这个我们在小学历史课都要背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反清风暴。这场风暴,清廷称之为“洪杨之乱”。因为广西金田离湖南很近,所以洪杨起事的第二年,即1852年,益阳便紧锣密鼓,开始修城了。

  为保证质量,修城还实行了责任制。因为除了将烧砖的窑主如“吴聚和”“吴佑胜”“周茂德”等楔印于砖上,还有诸如“李记、十七里”等产地,也标在上面。城砖上铭文,可不是为了好看,更不是为了打广告哦。

  为何责任制到个人到产地呢?乃因益阳破城的教训实在太多。

  明末农民起义的张献忠,就有“蹂躏三湘”一说。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张献忠“屠益阳”,十二月朝廷大将左良玉借镇压农民起义也“掠益阳”,顺治二年左良玉兵败又“焚益阳”。好不容易改朝换代了,可吴三桂起兵反清也两次“祸益阳”:一次是清康熙十三年二月,吴三桂“兵寇益阳”,一次是五年后吴三桂溃退益阳,“焚烧城内外,官民庐舍罄尽”。这些,在康熙年间的益阳知县江闿心的个人日志上,均有记载。

  如果个人日志有偏颇,那么三百多年后的2017年,文化部门在对张献忠江口沉银的重大考古中,发现在五十两级别的银元宝中,就有“湖广省长沙府益阳县征”等字样,这,便是益阳破城的明证。若张献忠没占领益阳,县太爷会孝敬他个球?所以,有如此之多的破城纪录,进入晚清的益阳地邑,以“高筑墙”来防范太平军,便势在必行。

  然而,城墙还没来得及开修,太平军就兵临城下。1852年12月3日,杨秀清部攻长沙无望后转攻益阳,两天后洪秀全率部在资水南岸大败前来支援的清军,从而得胜进城,旋即改益阳县为“得胜县”。期间,太平军火烧学宫,还在益阳水域掠抢民船一千余艘,并于12月7日东下岳阳。

  所以,那些骄傲于我们益阳“两千多年从未改过名”的人,骄傲照样可以骄傲,宣传依旧可以宣传,但自家人关上门时,还是别忘了,公元1852年12月5日和6日,益阳也有过两天或可忽略不计的——短暂改名。

  还有,过去有资料云:“益阳人民革命热情高涨,积极支持太平天国运动,数天内便有一千余条民船加入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这场中国最大也是最后一次农民起义,我们当然要肯定,也要支持,但如果理性来看,当时的船民刀架在脖子上,是要命还是要船呢,答案也不难选择。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两千多年前的孟子,似早就看到了太平军的宿命。而我们的地方官呢,也似乎深谙城兴城亡之道,既然天时不利,但我们还有地利,于是以“官民捐修”的形式,开始了城墙的修葺。可能是因为太平军跑了,没了紧迫感吧,这样断断续续,一修就修到了同治七年(1868年),即平定“洪杨乱党”之后第四年,才告一段落,前前后后花了十六年。

  所谓告一段落,是因为前面说了,八年之后,益阳又马拉松式地再修了一次。由此亦可见,当时的县衙还是比较体恤百姓的,只要敌军不压境,有钱就修一下,没钱停下来也没关系,不搞什么政绩工程。



  二、光绪初年,吴知县抽税修城墙

  近年,读到相关益阳城墙的文章,言及光绪二年(1876年)吴知县修葺城墙,总提到两件事:一是说他专门雇人烧制青砖,印上“光绪二年吴兆熊”;二是说他禀请上司核准,以“每担粮油抽一串文铜钱”,广向民众集资,用于整修城墙。



  为此,笔者走访了众多古玩爱好者,至今没见到“光绪二年吴兆熊”字样的城砖。不过有两种规格一致的城砖,其砖端分别有阳文楷体“光绪二年”和“正堂吴修”字样。正堂乃知县的别称,吴即吴兆熊。这位吴知县是湖北江夏人,监生(当年最高学历)出身,清光绪二年任职益阳知县,不到一年即被调离。两块砖,八个字,其意思与“光绪二年吴兆熊”差不多。但史料讲究原汁原味,这引号里的字是不能想当然的。

  吴知县修葺城墙的经费来源,有两种说法。益阳地邑民俗文化研究爱好者尹益辉先生称:“以每石粮抽一文钱为费用”,这个清清楚楚,没有疑义。另一说法是:“以每石粮油抽一串文铜钱”,这里就不知是一石粮,还是一石油了;如果是一石粮(约70公斤),清光绪二年每石粮约值铜钱二千三百文,而一串文即一千文,若抽一串文为修城墙税,即占一石粮的43%,是不现实的。所以,“每石粮抽一串文”应是笔误,实际还是尹先生的“每担粮抽一文”靠谱。



  三、城砖产地,以十七里居多

  清代益阳县域,以里为县治基层行政单位。分为一至二十一里,外加“厢外里”和“在城里”。至今从城墙周边废墟和菜土中,发现的有字城砖大都为不同字体的“十七里”。少量也有“十六里”“十八里”和“十一里七区”的。为什么“十七里”的城砖居多呢?



  原来十七里辖沙头、三岔河、八字哨、青草港、羊角、过鹿坪等地,均为湖乡。这里泥质细腻,制砖容易成型,加上资水穿流而过,便于运输,也就成了城砖的主要生产基地。据传修建益阳城墙时,民间还流传这样的四六句子:“一里二里出钱粮,十九二十出肩膀,十六十七出手掌”。一里二里在资水上游的武潭、马迹塘,那里山多石头多,自然缺乏细泥制砖,只好出钱。十九里二十里则是泉交河、烂泥湖,那里除了水和烂泥巴,自然一无特产二没钱啦,那就出劳动力吧!




  四、益阳城墙,竟有长沙的官窑砖

  在益阳民俗文化研究者彭海仁的家里,笔者曾目睹了一块来自长沙的城墙砖。该砖仅存半截,残长19厘米,宽17厘米,厚9厘米。他说他是在东门口一块菜土里发现的,砖侧有楔印阳文宋字“长沙县知县……”,余下字应是知县名姓,却残缺难辨了。该砖铭文风格与益阳地邑明显不同,字体端庄大气,有明初醴陵送南京皇城城砖的气韵,颇具官窑风格。

  不过由此也证实了,益阳古城墙有来自长沙官方监制的城砖。它或许产自与益阳相邻的望城一带。至于什么缘由,是购买还是赞助,就不得而知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