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有一种情怀叫访贫问苦

2017-9-18 17:21| 发布者: 李倩| 原作者: 林金平|来自: 益阳在线

摘要:   有一种情怀叫访贫问苦   市委宣传部调研员、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林金平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的高以永,就是清 ...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的高以永,就是清代访贫问苦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一位知县。清康熙年间,高以永调任内乡县,正值战乱刚过,百姓因躲避战乱,纷纷背井离乡,庄稼荒芜、经济萧条。一上任高以永就深感责任重大,于是首先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知县在任的每个春节前后,他都充分利用“封印”之机“遛”进民间微服私访,寻发展之策、问百姓之苦、解百姓之忧。有人说,古代官员非常低调地进行“访贫问苦”、“扶犁亲耕”等。

  虽然不敢贸然断定古代官员有多么强烈的“责任意识”、“为民意识”,但从史籍资料中发现,像高以永这样的“县长”以及“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倡导者等,不愿对外张扬自己“访贫问苦”,除了个人有较好修养、较高素质外,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他们觉得造成民不聊生是自己失职、工作没做好。所以,他们开展“访贫问苦”等活动,一般都怀有羞愧之心

  怀着寻发展之策、问百姓之苦、解百姓之忧,向群众学习的态度,我在7月初冒着烈日在桃江县竹山村小洞冲的走访中,我亲眼看到了困难群众的生存状况,真切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艰难,深深地感受到不幸给一个家庭带来的伤害之大,不仅使这些家庭从此生活蒙上阴影,更是家庭致贫的主要原因。不幸、意外、疾病我们无法阻止它发生,面对他们,我们有的只是心酸和感慨,“酸”的是他们那清贫的生活和不幸的人生,“感”的是我们要如何去做、去努力,才能让他们摆脱贫苦。

  我走到路边,因为气温太高,在一块大树旁停下。这时正看到一位老农抡起一把大砍镐,手起镐落,几下工夫,偌大的树头就被瓜分了。我上前对老农伸起大姆子“好功夫!”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砍柴、除草直至红日西沉,扛着一捆捆柴草回家,黄昏时分,炊烟四起,绿荫如染这是小村人的生活。

  响午,进了一户贫困人家,他叫杨汉香,83岁,瘦骨嶙峋,目光呆滞,贫困和麻木已使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和憧憬。他有俩个儿子,大儿子57岁了未娶,小儿子53岁,从小患了精神病,进到他家,我打了个趔趄:狭小的泥屋里,四壁斑斓,依次排开灶头、水缸、马桶及一床黑乎乎的蚊帐。一只硕大的蜘蛛受到惊吓,猛地窜上屋顶,一头骨瘦嶙峋的小黄狗,蹲在一角,露出贪婪的目光,只有他的家是矮矮的土木房,在那些红墙绿瓦中显得是那么的破败和碍眼,那些斑驳的墙壁和旧式窗棂似在诉说着它的久远。我伸手即可触摸到他家的墙头,小院也是了无生机,屋里屋外除了床上那已分不清颜色的被褥,几乎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当了,一个老式土坯垒的火坑上放着一口铁锅。

  杨老汉很客气的与我握手,我讲明了来意,他很高兴,一个人忙这忙那,用了一个解放初期的瓷碗,给我们到茶水,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叙述,他告诉我们,他是54年入党,干过20余年的村会计。他对我们讲述他的一生,平淡宁静的语言如溪水般缓缓流淌,说到种种苦难时让我们无不为之动容,但更多的是对他的崇敬。他的一生像是一部史诗,他不就是中国二十世纪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吗?他年少上学读书,解放前就初中毕业,当过教师,修过铁路,在村上当过会计,还在马迹塘电站干过。随后他进入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全民狂热时代,短暂享受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福利;他见证了阶级斗争打倒一切的时代,中国社会陷入了右倾错误的漩涡中。

  他目前的境况与社会的发展很不和谐。他们本人没有劳动能力,也没有任何经济收入。要想使他们在短期内解困,可能性是不大的。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强化对这部分人的帮扶救济。同时对一些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困难户,要为他们提供致富门路、拓宽致富渠道,千方百计增加他们的收入,使他们力争在短期内脱贫致富。另一方面,通过这次走访,我们这些机关干部能够面对面地与群众进行座谈、交流,实际到农户家中看一看、听一听,亲身感受一下他们的疾苦、他们的困难,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与广大农村的干部群众相比、与这些需要帮助的困难户相比,我们拿着工资,有着舒适的办公条件,吃不愁,穿不愁,没有任何理由不干好工作,只能尽心竭力、全心全意地为老百姓服务、为他们办事。

  访贫问苦是领导干部的情怀,消除贫困,一直是我们念兹在兹的重要工作。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按照新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这些贫困群众。只有拉着他们的手,一起奔向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的发展基础才会更加坚实。

  我们经过两年的扶贫帮困工作,竹山村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风情文化广场、村道路亮丽工程建设别具特色,“美丽乡村”建设,让这里成为小有名气的茶旅文化好去处。山上种茶叶、山腰有水果、山下有无花果,村前河流的整治,竹山村产业发展渐成气候,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8000元。村里的党员综合服务站、村务监督委员会、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工作队员经常到群众家里喝擂茶拉家常。了解贫困户扶助帮困情况、精准帮扶的措施落实、低保兜底等情况,与村干部,一起围绕帮促贫困户脱贫致富,算细账、想实招。这些充分的说明,领导干部访贫问苦是掌握民情,脱贫致富的重要环节。

      作者:林金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相关分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