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益阳在线 首页 文化益阳 创作园地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从曾国藩看湖湘文化精髓

2012-10-25 15:19| 发布者: 王玲| 原作者: 刘友良|来自: 益阳在线

摘要: 什么是湖湘文化?   指唐宋以来诞生在湖南地区的区域性文化。湖南,地处洞庭湖之南,唐(764)设置湖南观察使,自此有湖南之称。又因湖南地处长江南部的湘江流域,也简称‘湘’。最早使用‘湖湘’的是五代时一个叫 ...
什么是湖湘文化?
 
  指唐宋以来诞生在湖南地区的区域性文化。湖南,地处洞庭湖之南,唐(764)设置湖南观察使,自此有湖南之称。又因湖南地处长江南部的湘江流域,也简称‘湘’。最早使用‘湖湘’的是五代时一个叫周行逢(?—962年)的武陵(今常德)人,在取代马殷任代潭州军府事后,曾说过自己拥有‘湖湘’之地。
  湖南人心气特别傲,胆气特别豪,才气特别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湖南人写就”不无道理,曾国藩就是其中的开先河者和杰出代表。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湖湘文化的精髓
 
  首先是经世致用重原道,其次是荆天棘地敢争先,再次是坚韧执着不怕死。
 
  (一)经世致用重原道
 
  “吾道南来原是廉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这是岳麓书院与‘惟楚有才,于斯为盛’齐名的另一首对联,是用来纪念理学大师周敦颐的。(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宋营道楼田堡(湖南道县)人,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
  曾国藩被后人称为‘血诚儒者’自然继承廉溪一脉和程、朱理学,在‘经世致用重原道’方面做得较为完美。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道和原道。‘道’可理解为一个国家、民族或个人的最高理想、最根本的文化和最重要的价值。‘原道’通俗地讲,即追求宇宙之根、人类之本的一种核心价值观。这些‘道’在曾国藩看来就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作为一名读书人,一名士子,自然饱经四书五经和陈、朱理学的浸淫,在修身方面‘吾日三省吾身’是可想而知的。'坚’‘忍’‘诚’尤其是他的‘三字真言’,也是他成就自身的必修课。曾国藩喜怒一般不形于色,定力非常,长如老僧入定,一副‘道貌岸然’(用词不妥)的样子。据说和部属开玩笑也只恼过一回,就是他笑部下‘代如夫人(小老婆)洗脚’,这个部下忘记了顶头上司的忌讳,应声答道:‘赐同进士出身’。曾国藩这次动怒了,很不高兴。因为触痛了他作为读书人的那根敏感神经(同进士相当于进士,相当于今天的非全日制学历)。他的出身并不显赫,这对读书人来说是很碍面子的事。
  齐家,曾老可为封建士大夫的楷模,也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在他努力下,他的家族都兴旺发达。我们的这位老夫子平时用心细、用意深。即使身为两江总督时也为家中儿媳女儿们制定了一份功课单,安排精确到了月、日、时辰,很像我们现在的量化评估。比曹操当年的‘分香卖履’还多几分实在。
  非但如此,一部《曾国藩家书家训》和《挺经》更是被尊为立言宝典,被后世奉为齐家治国的圭臬。
  至于治国平天下,大家都非常清楚,办团练,练湘军,剿灭太平军,挽狂澜于既倒。同时他又是推行洋务救国的大臣,革故鼎新,为清政府赢得了一丝的喘息机会。同时代的怪才辜鸿铭一向傲视天下,独对曾国藩情有独钟:“微曾文正,吾其剪发短衣矣。”由此可见一斑。
  曾国藩作为一封建士大夫,把成就自身,振兴家族,报效朝廷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自然得益于他‘经世致用重原道’的务实精神。
 
  (二)荆天棘地敢为先
 
  湖南古属南蛮之地,为士大夫左迁之所。‘破天荒’一词即出于此,唐宣宗大中四年,荆南学子刘锐考中举人,称破了天荒。清代以前,仅有书法家欧阳询、怀素和宋代的理学大师周敦颐出于此。尽管如此,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曾国藩开始就独领风骚。
  首先,作为一介书生,奉旨办团练就有敢于吃螃蟹的勇气。纵观以往历史,书生投笔从戎者有之,但班超之流都是朝廷正规军,不要担太多的风险。而团练属地方部队,不被各级衙门看好,仅筹措粮草就困难重重。而曾国藩敏锐分析形势,果断作出决定。不但能看清天下大势,而且成竹在胸,没有敢为人先的精神是做不到的。
  其次,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墨絰出山。太夫人刚过世,按礼制应守孝三年。否则就是不孝,背上不孝罪名这是为士林学子所不齿的。曾国藩应该知道,明朝首辅张居正因此事遭弹劾,并被定罪,何况张居正还身为明神宗的帝师。曾国藩应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的,弄不好连头上现有的乌纱帽也会丢掉的,但是他勇敢的迈去了关键的一步。
  再次,曾国藩尽管是封建官僚和学者,但不虚伪,敢于讲真话。“不信书、信运气”一语道破天机。人生在世,徒有理论、徒有才华,如果没有运气,很难求得发展、获得成功的。曾国藩在行将就木时说这句话是需要惊人的勇气的,因为他的崇拜者一旦知道他们心中的偶像原来是这种想法,都会大失所望的。但,曾国藩不但说了,而且嘱咐将其刻在墓碑上。足见曾国藩的非同一般。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曾国藩敢为人先的最好见证。
  剿灭太平军后,曾国藩如日中天,手握重兵,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当他听到‘东南半壁无主,涤?丈岂有意乎’时,连声说‘不成话、不成话,可恶、可恶。’说明我们的曾大帅还是不糊涂的。
  由此可知,曾国藩既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又有不为人先的见识,相得益彰。
  曾国藩有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之称,书生带兵,自有儒将风采。但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曾国藩一生在军事上有三次大的失败。但曾国藩事后都能总结教训,从头再来,众所周知的‘屡败屡战’就是讲的这位曾大帅。曾正是凭着一股坚韧执着不怕死的精神才达到他人生的辉煌顶点。
  三次兵败:一为靖港,二为湖口,三为祁门。尽管兵败靖港时欲‘跳水自尽’,但后来痛定思痛,重新振作,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屡败屡战的精神。后来湖口又败,又欲跳水了之。当然,这里说他不怕死是真的(但也有消极因素在里面)。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当时绝对有‘拼将一死谢皇恩’的忠君思想。曾国藩曾说:“不带勇则已,带勇则死于金陵,犹不失为志士。”他还以袁简斋的一句诗勉励自己:男儿欲报君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
  我们再看看他的《挺经》,一个‘挺’字足见曾国藩的坚韧执着。曾国藩的一生正是凭着这个‘挺’字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胜利。可谓‘受挫不馁,自强不息’。咸丰七年(1857)十二月十四日致曾国荃信中说:“人而无恒,终身无一所成”。由此可见他是深谙‘挺’字真‘经’的。。
  曾国藩的坚韧执着还表现在他有一种“打脱牙齿和血吞”的气概,这是困难时的一种坚守,一种坚忍和坚韧。曾国藩在安徽祁门时,寄人篱下。无粮无饷又无权,惨淡经营,军心涣散,他也想方设法挺过来了。这是困境中的曾国藩,后来他收复武昌,应该说是顺境,功劳也不小了,可咸丰皇帝听了军机大臣祁隽的话,非但不赏,相反就坡下驴让他回家治丧去了。曾国藩也对付过去了。要不是后来战局发生变化,这位湘军统领解甲归田也未可知。
  后世对曾国藩的评价甚多,其中独具慧眼而又才高八斗的梁启超对曾国藩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卓绝艰苦,如斯而已”,我认为曾国藩的这些品格很好地诠释了湖湘文化的精髓。
  总之,曾国藩一介书生,以天下为己任,统兵百万,平定江南,匡扶清室,最后功成名就,出将入相,开近代湖湘人文荟萃、群雄璀璨的先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