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中国诗歌学会授予益阳市“中国诗歌之乡” 称号,益阳成为全国首个获得此殊荣的地级市。 益阳文化底蕴深厚,文学传统源远流长,诗风浩荡,诗家辈出,诗歌创作方兴未艾,素有诗乡之美誉。 益阳是一块盛产诗歌的沃土。诗宗屈原,在桃花江畔的凤凰山上,写下了千古绝唱的浪漫诗篇《离骚》、《天问》,在沅水边写下了《涉江》《橘颂》等诗篇;诗仙李白,在碧云峰下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词《菩萨蛮》,又在洞庭湖边写下了“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游洞庭湖泊泗湖》)的诗句;诗圣杜甫,晚年漂泊于洞庭湖上,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如《宿白沙驿》等等;豪放派诗人苏轼,登临素有小庐山之称的碧云峰时,写下了《登小庐山》的诗作;还有唐代宋之问、刘长卿,宋代王安石、黄庭坚等著名诗人、词家,都在益阳写下过诗章。一代伟人毛泽东,1917年8月也在益阳写下过诗作《益阳道中》:“骤雨东风过远湾,滂然遥接石龙关……野渡苍松横古木,断桥流水动连环。客行此去遵何路,坐眺长亭意转闲。”抒发了青年毛泽东的壮志情怀。 益阳是一块生长诗人的沃土。唐代著名诗僧齐已,《全唐诗》入选800多首;明代郭都贤,官至江西巡抚,清代陶澍,官至两江总督,都是其时颇负盛名的诗人;清代“江南名儒”萧大猷,其《如园诗集》,溶人情、世态、哲理于一体,脍炙人口;清代著名学者汤鹏,写诗3000余首,诗名远播;辛亥革命先驱夏思痛、革命烈士熊亨翰等,慷慨悲歌,丹心报国;南京大学教授、当代著名诗人吴奔星,诗心不老,着作等身。周扬、周立波、周谷城等文化名人,也多有诗作。当代诗坛,还涌现了一批在国内或湖南省内有一定影响的诗人,如邹岳汉、郭辉、冯明德、张绍民等等。 益阳是一块培植诗刊的沃土。益阳创办的《散文诗》刊,坚持走自己的路,办刊20年来,从小到大,与时俱进,成为我国当代首家,也是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散文诗刊,年发行量达80万册,被誉为小地方办出的大刊物。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第一、二届十佳社科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尤其是2005年,从全国9000余种刊物中脱颖而出,在全国百强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成为全国期刊界一个独具特色的品牌,已被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纲》。最近,益阳又创办了一本名为《汉俳诗人》的诗刊,林林、袁鹰、屠岸、纪鹏等著名诗人担任顾问,中国汉俳学会名誉会长林林对该刊给予了高度评价。 益阳群众性诗歌创作基础厚实、活动经常。益阳的诗歌创作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据统计,迄今为止,有桃花仑诗社、会龙诗社、碧云诗社、天问诗社、梅城诗社、南洲诗社等20多家诗社,诗社会员8000多人。每年编辑印刷诗刊诗报以及诗社会员作品集达100多种。民歌写作也很踊跃,城镇乡村活跃着一大批民歌手,如被誉为“洞庭歌王”的潘之美、农民诗人陈定国等。白沙乡、兰溪乡等乡镇被中央和省级文化部门授予“诗歌之乡”、“民歌之乡”称号。各诗社经常举办吟唱活动,文化部门也经常举办诗歌朗诵会,《散文诗》杂志社已连续六年举办了全国性散文诗笔会,第十二届全国诗报诗刊年会暨散文诗研讨会也在益阳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