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裟抛顶上说传奇

2013-11-4 11:18| 发布者: 汤罗和子| |来自: 益阳在线

摘要:   裟抛顶,它位于熊耳峰东麓,地处雷音寺正东方,峰势险峻而平坦,四周植被吐翠,山顶上松杉蔽日,风朗气清,在绿阴丛中眺望四方,西南崇山叠嶂,尽纳层峦爽气,东北沃野千里,倍觉心旷神怡。它由青山、检水、东峰 ...

  裟抛顶,它位于熊耳峰东麓,地处雷音寺正东方,峰势险峻而平坦,四周植被吐翠,山顶上松杉蔽日,风朗气清,在绿阴丛中眺望四方,西南崇山叠嶂,尽纳层峦爽气,东北沃野千里,倍觉心旷神怡。它由青山、检水、东峰、扁担四个自然大山坡拥簇而形成,扶摇矗立,与帝登记、卧狮两峰遥相呼应,形成鼎足犄角之势,高耸入云,海拔452米,其南向检水坡下,就是当年名播三湘的清修寺。裟抛顶的由来,是因当年惠远和尚曾攀登山顶,在此间施展佛法,抛裟索地,扩大庙产而得名。有《满庭芳》一首以记其事:峰矗穿云,顶高拨雾,当年索地留名。青松碧柏,天际听涛声。闻道禅师佛法,抛裟衣,心想事成。建古刹,清修福地,畅觅仙踪。好一派,岚光山色葱茏。重筑冲霄亭阁,再展现往昔娇容。真盼望,湖湘文化,尽沐浴春风。

  裟抛顶,至今流传着一个神奇美丽的传说:据说当年在熊湘山下的宝林冲里,有一位巨富豪绅,姓张名瑞,广有田产,家财万贯,此人颇读诗书,信仰佛教,可称一方慷慨开明之士。话说当年惠远佛法高深莫测,能呼风唤雨,知过去未来,他来到青秀山,择址修建清修寺,因建庙木材短缺,特登门求助于张瑞,见面稽首道:“贫僧闲云野鹤周游天下,今借贵方一块宝地,弘扬佛法超度众生,今建庙在即,木料奇缺,幸望施主周济,此乃无量之功德,不知施主意下如何?”员外道:“法师壮举,当名垂千古,张某愿效微薄之力。庙后山坡上,现有杉木林一片,建庙需木时,法师可选无梢杉树尽行砍伐,可稍解缺木之需。”惠远称谢辞归,于是当晚在禅房焚香秉烛,步罡踏斗作法已毕,口中念念有词,只见瞬间狂风大作,将庙后杉林树梢尽行刮断,惠远派人尽行砍伐,由此满足了建庙的木料需求。

  清修寺落成后,惠远和尚为扩充庙产,再行造访员外,先说赠木致谢之词,后讲寺庙初成,僧众繁多,经营困难的现实,宣扬佛理,晓以情理,提出了索求庙产的请求。员外听后说道:“法师所言,入情入理,张某年近六旬,性情豁达,深知钱财产业是身外之物,生未带来,死后又何能带去,老朽并不吝啬,不知法师需地多少?”惠远道:“阿尔陀佛,难得施主如此慷慨解囊,老纳只需一裟之地。”员外满口应允,于是二人登上庙后山顶,这天,正值日丽风和晴空万里,惠远脱下袈裟,口中念念有词,将袈裟对空抛去,只见袈裟迎风展开,化作彩云一朵,刹时荫遮九坡十坳。员外看得目瞪口呆,寻思佛法如此神通广大,岂能收回出口之言,只得应允。自此以后,清修寺拥有良田一百三十亩,山林面积三千余亩,分布于庙宇的周围,这就是惠远和尚当年所索取的“一裟之地”,惠远归天后,法隆和尚继任清修寺住持,他为缅怀一代佛教宗师,特登临抛裟山顶,修建了“抛裟亭”一座,已表示永久性纪念。亭台上亲手书写了一副对联:“抛掉虚名,无私便可成佛;裟遮晴日,有德足能服人。”题毕,掷笔于地,知有异兆,法隆回首凝眸,猛见西南龙井之中一股黑气,冲天而起,掐指一算,大惊道:“妖龙造孽,遗祸无穷,今日不除,湖南将被搅得汪洋一片。”他不敢怠慢,即刻带领小沙弥前往龙井,擒捉妖龙。法隆和尚在井边俯视良久,随即脱下芒鞋,放于井台之上,从身上取出小铜锣一面,交给小沙弥,嘱道:“如今妖龙造孽,必将殃及众生,我今下井捉拿,必有一场殊死搏斗,你如见井台上芒鞋跳跃,说明我已获胜,你务必敲响小锣,我可循声擒龙而出,如芒鞋原地不动,说明我已死于非命,切记切记。”嘱罢,将身跳入井中,水花四溅,顷刻间,只见井内水波翻腾,发出天崩地塌之声,井边芒鞋乱跳不止。水沙弥吓得直打哆嗦,惊倒在地,把师嘱鸣锣重托,忘却得一干二净。法隆擒获孽龙,不辩方向,只得跨上龙背,抓住龙角,往东北洞庭方向而去,送归江海,交于龙王终身禁押,法隆辞别龙王回山,途经谭家桥时,口渴难熬,只想讨口水喝,那年正遇大旱,见有若干水车车水抗旱保苗,于是他走到桥下水车旁讨水止渴,那些人不但不肯,反而恶语相欺。和尚无奈,只好忍渴而行,约行两里,又有水车架于路边,和尚再行讨水,车水农民见他疲惫不堪,嘴唇干裂,慌忙停车倒水奉送,法隆大为感动,因而问道:“你们日夜轮流车水,究竟受旱几多?”农夫答道:“桥上面这一大片,旱情严重。”法隆顺着农夫所指范围环视一周后说道:“承蒙诸位施赠茶水,顿解贫僧之渴,滴水之恩,老纳将涌泉相报,你等尽管休息,我将以甘露二寸相赠。”只见和尚席地盘膝而坐,双目微闭,念念有词。刹时凉风四起,抛裟亭上空,升起乌云一朵,徐徐飘至,顿时暴雨倾盆,足足下了半个时辰后,雨过天晴,桥上边车水面积积雨二寸有余,而周围其它地域,灰尘未湿。车水农民忙来叩谢,看和尚时,早已不知去向。据说当年这些农民,曾建“喜雨亭”于潭家桥畔,已表纪念。由于千百年的历史沧桑,这些亭台,已不知何年倒塌消失,现亭缈峰留,游人却而止步,倍多感慨,期盼早日重建亭阁,恢复景点,使其重放人文景象之光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