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 :桃江县桃花江镇文家渡村田家坝组(经度:112°08′55.8″ 纬度:28°28′47.5″)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春秋 类别:古墓群 关键词:墓群现尚存面积约24万平方米,年代为春秋时期至战国早期,出土了大量的越式铜器、陶器。不仅提供了研究春秋时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聚落而居的典型材料,还为研究古越族社会组织及制陶工艺、冶炼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1987年:红薯土里惊现越人墓 6月20日,桃江县城通往灰山港镇的桃灰公路,过往车辆川流不息,在一个叫文家渡村的地方,这条干道将一个小山包截断,道路左边立着一块醒目的标示牌,上面标示着“腰子仑春秋古墓群”几个大字。古墓群难道就在公路旁?市文物管理处专家潘茂辉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潘茂辉带着记者来到公路边的一块树林里,指着长满杂树的一块平地说,这就是1987年,他第一次挖掘越人墓的地方。“以前这是块红薯土,生产队烧红砖挖出了青铜器,我赶过来一看土质,知道这是古墓,随后清理出土了青铜剑、陶器等。”后来陆续发现,这里有一个庞大的古墓群,古墓群位于田家坝组的猫形山,经调查、钻探证实,大约有古墓葬600多座。 “茂爹来了!天气热,快进来喝杯茶。”离公路不远的小卖店老板蔡科术热情地向潘茂辉打招呼。原来,1990年,省文物局、原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发掘墓地时,就住在蔡家,有时一住就是好几个月。“那时候,他们白天扛着工具出去挖,晚上就挑着担子把挖出来东西送到我家楼上,我们看到的都是些坛坛罐罐和废铜铁,考古队却很兴奋。”蔡科术边递茶边说。 一天晚上,忙着给文物编号的潘茂辉听到怀孕7个月的蔡科术喊肚子疼,他和其他考古队员急忙把她送到卫生院,因为抢救及时,母女平安。考古队和当地村民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村民夏天给队员们送水送草帽,冬天送炭火。 挖掘出第一座古墓时,潘茂辉就发现这个被命名为M1的古墓与楚人的葬俗明显不同,古墓只有50至60公分宽,但却有2米长,出土的青铜剑、戈、陶片都是实用器具,但没有出土葬具。有人认为,越人善水,他们的墓具应该是独木舟,形状和墓状相似,但随后几年的考古挖掘中,100多座古墓都没有发现独木舟。是因为时间太长,让独木舟腐朽了吗?而重庆和成都都曾发现有用独木舟作为葬具的墓葬。这和楚文化、中原文化、长江中下游越文化、土著文化之间又有着什么关系呢?他在整理资料时一遍一遍地发问。 400多件文物鲜活还原2500年前的越族部落 迄今,腰子仑古墓群共出土器物400余件,主要以铜器和陶器为主。铜器主要有铜剑、铜矛、铜铲、铜斧、铜鐁等,陶器有陶罐、陶鼎、陶鬲、陶纺轮、陶盆等。 在布满摄像头,要经过多重铁门才能进入的桃江县文物管理所库房里,记者见到了这些珍贵的文物。工作人员取出了一些陶罐、陶鼎、陶鬲,潘茂辉说,铜器中的鼎底部有厚厚的烟苔,这是烹饪食物时留下的痕迹,在器形和纹饰方面有别于同时代的楚文化。墓葬出土的器物数量不一,有些一个墓里有10多件,有的就2件。财富的不均可以证明社会已经有了阶层的分化。 潘茂辉特地从保险箱里取出了一个铜削。在出土的器物中,铜削数量最多,几乎每个墓葬都有。铜削其实就是篾刀,这是当时越人普遍使用的工具,桃江盛产竹子,从侧面可以证明,竹制品已存在于当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出土的器物中,专家还发现了石范和铜铲,石范是越人铸造鱼钩的一种模具,而铜铲是一种专门用来播种的器具。抚摸这些铜剑铜茅,看着这些铜削、纺轮、石范和铜铲,一个以渔猎经济为主的民族跃然眼前。 另一位文物专家邓建强说,在我国古代,越族是居住在南方的一个大的民族,部落众多,故有百越、百奥之称。以从事渔猎、农耕以及金属冶炼,善水上航行著称。桃江在商周至春秋时期属杨越之地,《战国策》卷五秦策说:“吴起为楚悼王置无能,废无用……南攻杨越,北并陈蔡”。 这是文化交融的聚集地 资水流域在先秦时期文化较为复杂,楚、越、巴、濮文化曾在这一带活动频繁。据文献记载和原有的考古发掘资料分析,资水流域是越文化的主要活动区域,但一直没有明确的考古发掘资料证实,腰子仑墓群的发现与发掘为这一区域、这一时期的文化面貌揭开了新的一页。 腰子仑墓群是楚越文化融合与交流的典范,墓群里出土的一批楚式陶鬲与越式兵器共存的墓葬,证实楚文化在春秋中期后段已进入资水沿岸。究竟是古越人融入到楚人中,逐渐被“楚”化了,还是迁徙了?这个古老民族的消亡,留给我们很多谜团,等着一个个揭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