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纪念李大钊:“红花的种子”遍天下
2021-4-29 10:42|编辑: 胡琪琦|作者: 芦静 |来源: 长城网 |查看: 4054 |举报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今年4月28日,是李大钊逝世94周年纪念日。连日来,唐山市乐亭县大黑坨村李大钊纪念馆参观者络绎不绝。

  

  航拍李大钊纪念馆。长城网记者 邢丁 摄

  春日将尽,马上就入夏了。“乡间初夏,四野麦垄青青,遥望村落,人家烟树,俱于沈寂清静之中,呈现出乡间生活自然趣味。”这是李大钊在1917年5月《乐亭通信》中写下的乡间风景,如今,并无太大差异。

  谁也想不到,仅仅10年后,李大钊就再也看不到这般乡间景致了。1927年4月28日,38岁的李大钊在冰冷的绞刑架前慷慨陈词道:“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

  

  图为就义前的李大钊。图片来源:新华社

  是什么力量,让李大钊义无反顾地走出书斋投身共产主义运动?又是什么意志,让他在生死存亡关头,仍坚信“红花的种子”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想,这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引领,筑牢了李大钊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基。

  大时代中,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走什么样的路,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归根结底,还是要从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着手。李大钊曾疾呼:“青年呵!你们临开始活动以前,应该定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那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

  

  《再论问题与主义》。图片来源:河北日报

  有人将李大钊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归纳为:“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艰难。”在李大钊故居,人们看到他童年读书的小屋,小方桌端然放在矮炕上,油灯、砚台、毛笔、毛边纸摆放整齐;在五峰山的山洞里,他写下了著名的《再论问题与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数据显示,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李大钊纪念馆和故居年均接待全国各地观众及海外游客130余万人次。而唐山是李大钊的故乡,是冀东革命老区,让“大钊精神”常学常新,也早已成为社会“大思政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川流不息的人群与熠熠生辉的大钊精神“撞了个满怀”,“红花的种子”就会形成燎原之势,汇聚成奋进新时代的无穷力量。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让我们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结合新时代的任务特点,将大钊精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接续再前行。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