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益阳在线 首页 文化益阳 创作园地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文化益阳】风从青野来 ——读《一个农民的手记》有感
2018-4-12 17:51|编辑: 宋丹|记者: 龚立华 |来源: 益阳在线 |查看: 10289 |举报


风从青野来


——读《一个农民的手记》有感

龚立华


   拜读完郭振陵先生的自传体散文《一个农民的手记》(以下简称《手记》),不禁从心底由衷地发出一声感叹:“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是庄子的名言,正应合了振陵先生的美学诉求。作者在《手记》中运用白描式的艺术手法,朴实无华的叙述语言,真挚纯善的性情表达,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犹如从青野吹来的一阵阵微风,带着泥土的气息和人间的温情,极易使人产生一种清爽质朴的美感,和心性相通的共鸣。

  《手记》打破了历来以时间为轴线的自传体文本叙事形式,而是从横截面撷取一些极具典型意义的事例,如《我的第一双新鞋》《一碗光头粉》《半个茴饼》《半碗肥肉》等篇什,都是从作者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切入,心平气和地娓娓道来,“小时候,不仅衣服穿姐姐穿过的,鞋子也一样。但我是男孩子,姐姐的旧鞋不合我的脚,我常常拖着鞋子走路,把鞋子的后跟都拖没了。因为这个缘故,我的脚后跟每年都会生冻疮,一到次年开春的时候,脚后跟红红的,又肿又发浓,又痛又痒,尤其到了晚上,脚在被窝里头暖和了,那痒啊、痛啊,简直无法忍受。”其实母亲早就想给他做一双布鞋,只是苦于弄不到布料,一直没有做成,直到他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母亲才终于给他做了一双新布鞋。他又喜又爱,每天穿着新鞋去上学,要是遇上雨雪天,生怕把鞋子弄脏弄坏,竟将鞋子脱下来拿在手里,光着脚板一路跑回家来。就是这些区区小事,犹似乡野间一袭淙淙流淌的小溪,不知不觉便浸润到了你的心田,使你无意间品尝到那个年代的艰难困苦,体会到一个母亲的无奈与慈爱,不仅在心灵上获得感同身受的认知,而且能起到“一叶知秋”的效果,在脑海里连缀成一幅幅社会全景图,清清晰晰地映现在我们面前,甚至升华成一种悲悯天下的情怀,以致于后来当作者事业有成时,便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默默地跻身于济困行善的社会公益事业中去,将温暖、慈爱的阳光洒向人间。

  纯粹而质朴的文字表述,是《手记》的又一特色,也是其吸引读者、感动读者的魅力所在。端午节到了,“妈妈起得很早,收拾家什,打扫卫生,太阳出来的时候,妹妹叫醒了我,要我带她到资江河边去看龙船。我起床,看到屋里屋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妈妈坐在堂屋的门边,在补一件破旧的衣服,不时抬头望着大路的远方。”妈妈是在等去了公社基建队的父亲回来,家里已揭不开锅了。好在这时邻居袁婆婆来了,见家里还没生火做饭,她“大体猜到了其中的原因,转身走到我跟前,对我母亲说:“今天过节,快点烧火做饭吧,小孩吃饱了好去看龙船。”一边说一边从衣兜里取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打开,拿出一张一元的钞票,放到我手上,对我说:“三里桥有议价米买,你去买点米回来,快去快回,不等你爹的米了。”袁婆婆给我钱时,我看到她的手很粗糙。她打开那个小布包,手指有一些发抖,很吃力的样子。因为她的动作比较慢,我看到她给了我一块钱后,小布包里面只有一张五角的和几张一角的钱了。”这篇《一块钱的端午节》,从头至尾都是大白话,没有华丽的词汇修饰,也没有艺术上的精雕细刻,就如同一群老友围在一起闲话聊天,听作者谈他的过往,谈他的人生,却又常能触动你心灵深处的某根琴弦,在人生的幽谷引起经久不息地回声。

  古人云:文也,发乎心声,止乎性情。心声是文之根脉,性情是文之骨骼。振陵先生无疑是一位性情中人,一部洋洋洒洒二十余万字的《手记》,吐露的是他的心迹,书写的是他的人格。他的人生道路不可谓不曲折跌宕,艰难异常,却又总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他出身于一个所谓的“国民党反动军官”家庭,在那个唯成份论的革命年代,处处遭受挫折和磨难,就自然而然地难以幸免了。惟其如此,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与命运抗争,从逆境中奋起。当他读完初中,被无情地打回乡下做农民的时候,他立志要“自己看书,还要学一门技术”;当他被推荐为村里建筑队的带头人的时候,他坚持要去上学,“学习正规、系统的建筑知识”;当他所在的村办企业陷入困境的时候,他谋划要“自己当老板,注册自己的公司,放开手脚去干”;当他倾其所有买到一块荒地的时候,他憧憬“要在这块地上盖一个上百米进深的大房子,让它成为益阳中心城区的中心建筑”;当他事业稍有起色,刚刚摆脱贫困的时候,他毅然要去济困助学,“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完成学业”。凡此种种,我们沿着《手记》的字里行间走去,便不知不觉触摸到了那个时代的脉搏,也感触到了作者那个不甘沦落且不断完善而终至高贵的灵魂。

  我与振陵先生初识于一次朋友的小聚上,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忠厚而稳重,甚至稳重得有点沉默寡言,当朋友们海阔天空东拉西扯时,他也只是偶尔露齿一笑,和善如弥勒一般,全然没有一点大老板的架式。心想先生这种不事张扬的性格,肯定有过不一般的人生历练,否则不会达到如此静若止水的精神境界。聚会快散场时,他从包里拿出几本书来,认认真真签上名字,分送我们每人一本。回家我稍一翻阅,便觉眼前一亮,书中没有一丝文人酸腐气,有的只是人间烟火味。也许是和振陵先生有着相似的命运,所处一样的时代背景,一样的农民出身,一样的年龄学历,一样的少年丧父,一样的饱经磨难——我完全被书中朴素的文字和真实的故事所折服,所感动。可以这么说,《手记》不仅是一部农民的奋斗史,更是一部农民的蜕变史、心灵史。记下这些粗浅的文字,就权当我的一点读后感吧。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