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益阳在线 首页 文化益阳 益阳名片 查看内容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012-10-4 12:25| 发布者: 王玲| 原作者: 邱少平|来自: 益阳在线

摘要:   益阳小郁竹艺始于元朝,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产品造型美观,做工精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浓厚,是益阳优良的民间传统工艺品。  小郁竹器中的“郁”是益阳方言中独有的一个动词,具体含义是指将竹材经过火烤加 ...
马迹塘“故事”
 

 

 

  马迹塘“故事”是一种舞台人物造型的高台艺术,一般由小男孩、小女孩扮演。
  相传1853年洪秀全率领包括一部分桃江马迹塘籍将士在内的太平军大败清军。在欢庆胜利时,有人别出心裁,扎数十台“高台”,以迎“天王”。从此“高台”造型艺术就成为“天京”军民同乐的一种艺术形式。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太平军中的马迹塘将士将“高台”艺术带归故里,从此在马迹塘生根发芽,并渐渐流传下来。后来,马迹塘民间把这种高台艺术演变成了在大街上穿行而过的表演形式,故更名为“故事”。
  “故事”其所以巧,奥妙全在一条经过精心锻制的钢筋上(即苔心)。“故事”其所以奇,主要是在“出手”上。制作“出手”的艺人要有丰富的知识,科学的头脑,精湛的技艺,才能使其达到美学、力学、逻辑学的协调统一。如《刘海砍樵》中,刘海手握扦担出手,胡秀英就站在扦担尖上。《打铜锣》中,蔡九哥左手抓着一双活鸭子出手,林十娘就站在活鸭子背上。总之,不管采用何种道具出手,站在上面的演员要站得合情,立得合理,而且要立意新颖;表演险象丛生,令观者迷惑不解,回味无穷。
  解放后“故事”这朵艺术奇葩,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扶植下,不断有所发展,群众中的奇工巧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这种表演艺术更加多姿多彩。
  2006年6月,桃花江马迹塘“故事”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入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