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渔网收财网网中 创业本事步步高
2013-12-3 09:05|编辑: 汤罗和子|记者: 王玲 |来源: 益阳在线 |查看: 6447 |举报

  新尚村本身,其实说不上有多漂亮,眼前的建筑并不起眼,掠过眼帘的风景也随处可见,但或许是这里的人们所呈现出来的开拓创新的特质,更有溪水穿街过巷,溪流潺潺,水光粼粼,民居鳞次栉比,却也让人感觉十分清新、素雅,觉得分外美丽。

 

  从漂泊到落户 渔网网出新生活

 

  “2007年以前,我们这个地方的很多家庭还属于‘湖漂一族’,工作在船上,生活也在船上,现在虽然上岸了,但仍旧是渔网带给大家安居乐业。”村支书曹重阳说,那个时候是渔网的使用者,现在是渔网的生产者,在这里村民们演绎着从湖里到岸上、从不知所措到美好生活的拼搏故事。

  刚忙完冬种的村民李友林,身上还沾着泥,赤着脚从田里走入自家小院里,就开始搬个小板凳,拿着一套工具,把老婆孩子都叫出来,开始了他们家庭作坊的工作——编织渔网。只见他穿针走线,编织针在他手里如一条滑溜溜的小鱼在水里畅快地穿梭;又如美妙的音符的五线谱纸上跳跃,围观的村民不禁啧啧称赞,竖着大拇指称:“这手艺绝了!”

  织渔网虽然学起来不难,但是很费时间,一张渔网得花4个钟头。“2005年,我得知渔网在湖区和沿海地区销路较广,于是前往沿海各地了解,这样就坚定了以织渔网带动村民致富的想法。但是村民会不会跟着我一起织,我当时心里却是打了好几个问号。”李友林说道。不过,一天织两张渔网,一个月增收3000多元的效益,让村民心动了。李友林免费教大家织渔网的技巧,村民们一个星期就能“出师”。

  在新尚村900余户人家中,有260家织起了渔网,每年收入近千万元。村里现在打算靠沱江边开辟出一片500平方米的场地,组织大伙在那集中织网;同时想组建一支渔网市场信息队,不坐等客人上门,学会主动找生意。

  村民刘春香说,最初从船上到岸上,很多人不适应。男人们大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分的田又少,很多时间都花在打麻将上。如今,他们把渔网卖到了沿海各地,甚至出口东南亚,不仅增加了收入,村里的风气也越来越好了。

 

  从手握锄头到手敲键盘 电子商务带来新面貌

 

  在外打工的人也是建设村庄的主力。村支书曹重阳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一些村民面对人多地少的现实,勇敢地走出洞庭腹地,到广州等沿海地区发展。今年上半年,新尚村就输出各类劳务人员700多人,劳务收入400多万元,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助推器”。但是在“打工特首”的谭建国的带领下,新尚村的一部分村民,开始转战机票销售这一块,很多人现在都在全国各地开了网上销售机票的公司,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小老板。

  在据了解,谭建国用打工挣得的血汗钱淘得第一桶金后,在广州成立天益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由于公司定位准,发展快,资产很快过亿元。致了富的谭建国,一次性回村招聘村民240多人从事航空服务业,边就业边培训,这批村民很快便成为公司中层骨干。并且还把航空服务带进了新尚村,村里坐在家里的电脑前在线提供航空服务的已有近30人。

 

  创办企业 圆“新尚梦”

 

  “我们的梦想就是每家每户都过上富裕生活,邻里和睦,村里和谐,人人安居乐业。”曹重阳告诉记者,如今,新尚村的在外务工人员,已成立有30余家公司,不仅为本村带来利益,也解决了全镇乃至全县2000多人就业。村干部中有一半有外出务工的经验,他们带着理念、资金、技术回来后,使新尚村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现在,村里自办的企业就有五家,来我们村考察办企业的也多了,做百货生意的多了,到学校参加就业培训的人多了,村庄发展又有了新风尚。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返回顶部